行业动态

我国锌盐工业的发展现状

2021/01/24

 

顾建民 (上海京华化工厂, 200241 )

 

摘要:阐述了我国锌盐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锌盐工业的建议。

关键词:锌盐;市场;需求;分析

1 锌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锌盐生产较早的国家之一。新中国的锌盐工业是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锌盐工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经济和生产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锌盐工业体系,并已成为世界锌盐产品的主要生产大国。

据统计,我国锌盐生产企业已达到了 200 多家,生产能力总量达到了 100 万 t 。其中氧化锌的生产能力 50 万 t ,立德粉生产能力 25 万 t ,硫酸锌生产能力 10 万 t ,氯化锌的生产能力 7 万 t ,碳酸锌系列产品 7 万 t ,磷酸锌 3 万 t 等。中国的锌盐生产在满足国内快速增长需求的同时,每年有 30% ~ 40% 出口,不但对国际锌盐市场,而且对中国无机盐工业都有重要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加入 WTO 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锌盐工业中存在的固有矛盾更加突出,影响着锌盐工业的顺利发展。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对锌盐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将是全球锌盐消费增长最具有潜力的地区,中国锌盐工业将在需求增长的激励和解决自身矛盾的斗争中调整并不断发展、提高。

2 我国锌盐工业的现状

2.1 锌盐工业的产品现状

国内锌盐产品有两大类:一类为无机锌盐;一类为有机锌盐。而品种种类有近百多种,主要品种有氧化锌、立德粉、氯化锌、碳酸锌、磷酸锌、硬脂酸锌、硼酸锌、铬酸锌、钼酸锌、硝酸锌、硫化锌、氟硅酸锌、环烷酸锌、十一烯酸锌及多种含锌催化剂等。

其中氧化锌有直接法氧化锌、间接法氧化锌和活性氧化锌及副产品低度氧化锌等。产品的商标也因不同企业有近 100 多个。

立德粉的产品品种主要有 B301 、 302 、 311 、 322 、耐晒白、超细立德粉、彩色立德粉等。

硫酸锌主要有工业级和饲料级

的一水硫酸锌和工业级农用级七水硫酸锌;氧化锌有电池级、一级品、二级品等;碳酸锌有以纯碱法式生产的碱式碳酸锌和用氨法生产的碳酸锌,有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之分;硬脂酸锌有一级品和二级品;磷酸锌有含锌量为 44% ~ 52% 不等的品种。

2.2 锌盐工业的技术现状

国内锌盐产品的生产,目前主要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两大类。企业根据其原材料来源的不同,其产品相应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其中氧化锌以火法为主,湿法为辅,火法生产约占总量的 80% 。工业火法氧化锌又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间接法是以高纯度 99.99% 以上的锌锭为原料,经熔化、气化后,再氧化生成氧化锌,相对成本高,但产品品质好、纯度高、适用范围广、档次也高。直接法所需原料为优质锌精矿,相对成本低。湿法氧化锌工艺路线相对长一点,湿法路线能生产出活性氧化锌。活性氧化锌具有比表面大、活性高、分散性强等特点。另外,间接法氧化锌由于采用的是高纯度的锌锭,在原料的选择上和工艺的控制上能满足特制氧化锌质量指标的要求,形成了氧化锌系列:如试剂级氧化锌、压敏电阻专用氧化锌、光敏氧化锌、药用氧化锌、显像玻壳氧化锌、子午线专用氧化锌、磁材专用氧化锌等等。

立德粉又名锌钡白。它是由硫酸锌与硫化钡的反复分解反应后得到硫化锌与硫酸钡的混合沉淀物。化学分子式 ZnS · BaSO 4 ,其生产工艺主要由精制硫酸锌溶液的制取,硫化钡溶液的制取,再经合成品的焙烧、煅烧等工艺完成。其它如硫酸锌、氯化锌、磷酸锌、硬脂酸锌等大多以湿法为主,其生产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含锌化合物与有机或无机酸进行合成,沉淀物经洗涤后脱水或浓缩蒸发后,再经干燥或粉碎后包装而得产品。

2.3 锌盐产品的用途及开发现状

锌盐的应用在不断的开发及推广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形成一定特点。其中氧化锌作为一种基本的无机盐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橡胶、陶瓷、涂料、化工医药等行业;立德粉主要应用于涂料工业中的填料、塑料工业的着色剂等;硫酸锌在饲料、印染、化纤、电镀、医药等工业中应用;碳酸锌主要在发泡塑料及 EVA 发泡行业使用;氯化锌可用作有机合成工业的脱水剂、催化剂、染织工业、石油净化剂、电池、农药和焊接等方面;硬脂酸锌用作热稳定剂、润滑剂、脱模剂、软化剂和隔离剂等;磷酸锌用于生产各类防腐防锈颜料、涂料及钢铁等金属表面的磷化剂及粘合剂及阻燃剂、灭火剂、磷光体等。

3 存在问题

我国锌盐工业与国外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 企业规模小,生产组织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整体实力普遍较弱。

(2) 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产品结构不合理。

(3) 锌资源已由优势转向劣势,而初级产品将更多受制于资源,环境等限制。

(4) 总体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控制手段采用不多。

(5) 我国锌盐工业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差,一般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人力对科研投入。

(6) 有的企业存在技术经济指标差,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环保条件差,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

4 我国锌盐工业展望

未来几年,中国锌盐总的发展趋势是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技术含量,扩大产品品种,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未来几年中国锌盐消费将保持在 5% ~ 6% 的增长速度,主要体现在氧化锌、碳酸锌、硫酸锌、氯化锌、磷酸锌、硼酸锌、硬脂酸锌等产品。中国锌原料的不足将使锌盐产量增长放慢。 1995-2000 年中国锌盐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1 1 % ,而 2001-2003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4% ,未来几年中国锌盐产量的年增长率将在 4% ~ 5% 间徘徊。

锌盐的净出口将继续下降,中国的锌盐生产者将与全球同业者进行更直接的竞争。竞争的加剧将加快锌盐行业的资产重组和不经济生产能力的淘汰。企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产业集中度将提高。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如纳米氧化锌、电子工业用氧化锌、光敏氧化锌、医药和化妆品用氧化锌、磁性材料、陶瓷用氧化锌、超细活性氧化锌。氧化锌晶须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的 PVC 无毒钙锌复合稳定剂,锌铟有机精细化工产品及各种无机锌盐、有机锌盐等发展迅速。

随着固液分离,浓缩结晶及干燥技术、节能设备的快速发展,锌盐工业的工艺将得到提升,有利于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及环保等工作的完善。

5 我国锌盐工业发展的潜力及制约因素

5.1 潜力分析

( 1 )我国锌盐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 20 年来,已经成为拥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甚至发展成具有优势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形成了一定的较合理产业布局,为我国锌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 2 )锌盐工业发展稳定,行业竞争力在加强。我国锌盐生产企业中已形成规模,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有 (20 ~ 30) 家。规模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桂、湘、粤以及江苏、上海一带。这些骨干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工艺成熟,多年来经过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了严格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优质名牌产品。

( 3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有利环境。我国拥有 13 亿人口,虽然目前我国锌盐产量已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费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预计国内经济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锌盐的消费增长趋势也是必然的。

( 4 )快速增长的汽车工业,拉动锌盐行业发展。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快速增长,对锌盐行业中的间接法氧化锌的需求每年保持在 2 位数的增长。高品位的氧化锌可以参照子午线轮胎行业的发展。

( 5 )国内化工行业的发展,将拉动催化剂的需求量。以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来看,天燃气行业、甲醇行业等发展比较快;催化剂、除硫剂的需求量,每年递增;以碳酸锌为基料的活性氧化锌的需求量看好,包括国外的催化剂定单需求也是逐年递增。

( 6 )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和本地化生产,拉动锌盐行业的生产发展。如全球排名在前的普利斯通、米其林等轮胎企业已纷纷在中国设厂,磁性材料方面,德国西门子的子公司爱科电子在中国设厂,其原材料间接法高品位的氧化锌均在国内采购,为国内锌盐生产厂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 7 )新的功能材料的发展,为锌盐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如纳米氧化锌、超细氧化锌、光电氧化锌、新型的防腐防锈涂料、富锌涂料、耐温抗磨的涂料及阻燃剂硼酸锌盐系列。

5.2 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锌盐工业在生产规模、产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和生产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锌盐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 1 )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急需升级换代;

( 2 )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

( 3 )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我国锌盐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薄弱,国家级技术中心没有 1 家,省、自治区设技术中心只有 7 家,先进生产工艺开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制方面与国内的其它行业大型企业的差距明显。先进的专业技术装备仍然需要引进。行业内缺乏引领的先进企业,行业的协调推力不够。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

6 我国锌盐工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 1 )加快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发展锌盐工业。为适应我国加入 WTO 的需要,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搞活投融资渠道,依靠市场机制来发展锌盐工业。

( 2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满足锌盐发展需要。锌金属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资源性商品,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建立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供应体系。因此除多渠道、多层次地利用好国内锌资源外,要进一步利用国外资源,做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满足锌盐发展需要。

( 3 )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寻求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撑,努力开发锌盐新用途及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

( 4 )加快锌盐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与整合,坚决淘汰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能力,保持中国锌盐工业国际竞争优势。

  文章出处:涂料涂装资讯网
  文章作者:顾建民

<返回 >

 

冀公网安备 13013302000071号